半导体估值接近最近十年低点
新冠肺炎影响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的生产进度,在新能源汽车以及手机等消费电子的强劲需求下,下游产能不足导致供给端出现重大缺口,缺芯席卷全球半导体产业,进一步刺激芯片迎来涨价潮。
相信大家可以看到股市妖王则是短期内获取高额利润,而冒一定风险进行的交易活动,凡是获得数亿甚至数10亿美元的投资家,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遵守执行铁一般的止损纪律,牢牢的把风险控制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绝不抱有任何侥幸心理,这是在投机市场上生存下来的唯一法宝。接着继续看看成为配资提现炒股高手的妙招。放缓的不仅仅是全球市场规模,还有应用端的各个市场。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98亿部,较去年一季度下滑3000万部,下滑幅度高达9%,中国市场一季度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30%左右。PC端、电视机、TWS耳机、汽车等一季度销量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专业网站预测,下滑趋势或将蔓延至2022年全年。
这些数据无一不在指向芯片库存可能会过剩,据信息行业专家项立刚发文预测,2023年世界芯片将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2022025年将会是产能高峰,届时需求若未如预期继续高速成长则代表产能将严重过剩。
其骄傲的是,配资提现,智慧眼⼈脸识别技术曾在Google举办的Megaface百万⼲扰级算法挑战赛中荣获世界第⼆名;而指静脉识别技术则在最近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算法挑战赛冠军 ;2019年公司构建的基于深度神经⽹络的超级视场景分析计算中⼼,荣获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奖——吴⽂俊⼈⼯智能科技进步奖。基民同样不好过,半导体主题ETF亏损幅度全部超过20%,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广发国证半导体芯片ET亏损幅度最大,均超25%。
从上述分析来看,半导体“反转”的逻辑似乎依然是很强。但是根据近日世界半导体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速正在放缓,预计2022年增速较上一年下降10个百分点,2023年降至个位数,仅5%左右,为近十年第四低。
“砍单潮”也在2022年上演。手机领域的三星、小米、OPPO等;PC端的联想、惠普、宏碁等纷纷下调出货目标。下游需求疲软,中上游设备、封测订单也同样在大幅下滑。
漫长的回调后,半导体板块估值大幅回落。截至当前,半导体估值低于40倍,不到近十年平均估值的一半,接近最近十年底部,这也是多家机构看好半导体行情的重要原因之5月以来半导体指数涨幅超过8%,在125个申万二级行业中涨幅处于中等位置。
目前全球半导体大国纷纷新增晶圆生产线,国际半导体工业协会宣布,2020年至2024年间,将新增25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不过2022年5月,美国制造业PMI指数5逼近最近十年来高点。2022年4月,美国电子设备及相关零部件库存累计金额达到225亿美元,创有数据以来最高。
自有库存制造业PMI指数接近高点
数据宝统计,机构预测2022023年净利润增幅均超过2021年,且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超过去年同期的半导体产业公司仅有8家,其中2022年净利润有望大增的有芯原股份-U、聚辰股份、力合微等,其中芯原股份-U增幅有望超过900%,将大幅扭亏;半导体材料公司仅有雅克科技在这当中,公司目前涉及光刻胶业务。
从上述分析看出,估值虽然较便宜,但这或许只是表象。当前,半导体产业面临的风险较大,产能过剩、砍单潮来袭,建仓时机并不成熟。作为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中国无法置身事外,目前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掌握半导体核心命脉的公司数量相对较少,并且A股半导体产业首次遭遇大面积业绩下滑,今年一季度六成以上公司净利润增速下降,比如台基股份、士兰微(600460)、横玄科技等。
世界半导体协会近日发布数据称,预计2023年半导体市场将比2022年增长5%,增速下滑,释放了什么信号?历经半年回调,半导体板块4月底触底反弹,不少机构发声,半导体下半年机会大于风险。那么对于半导体而言,当前的行情是短暂的反弹还是反转?
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速放缓,“砍单潮”袭来
只半导体股业绩增速有望持续超过去年
半导体主题ETF年内亏损幅度均超过20%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申万半导体指数今年以来回调近30%。其中年初至4月末跌幅超过33%。从个股来看,三成以上个股跑输半导体指数,国科微、晶丰明源、汇顶科技(603160)、韦尔股份等股几乎“腰斩”。
半导体的崛起同样离不开市场逻辑和资金的支持,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后,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球供应链错配,新能源汽车火爆,缺芯成常态化;集成电路产业大基金成立以来不断加大对半导体企业的投资。这一系列因素的推动下,2019年至2021年半导体产业累计涨幅近4倍,位列申万二级行业前列。
参与配资提现投资非常具有操作性,一方面要结合市场的行情思考投资逻辑,进而再根据操作谨慎思考后市的风险,作出合理的判断,及时进行配资交易,但同时也要注意相关风险的控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天眼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