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从顺丰同城身上就能看到答案,有数据显示,2020年的顺丰同城派送61亿单,亏损69亿,折算下来,每送一单亏一元。就连有外卖业务在手的美团,2020年美团外卖业务订单数量达到101亿单,但经营利润率也仅为3%。
站在资本的角度,达达作为赴美即时物流第一股,这样的成绩,多少有些高开低走。截至目前,达达股价暴跌50%,公司市值16亿美元,在过去52周里,该公司股价下跌了超7成。
如今的达达,即将迎来新班子引领的新时代,未来应该更具实力与巨头们在及时配送和即时零售领域角逐。只是,曾经号称拥有科技创新和互联网基因的达达或将不复存在,达达这样的未来或许是最明智的,却不一定是最精彩的。
回看当初,达达选择京东投来的橄榄枝,应该不仅仅是为了活下去那么简单。从战略合作层面看,达达集团的两个核心业务,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是两大互补业务。
就当初达达与京东连手来说,无非是想要强化同城即时配送服务的能力,双方各取所需。但从这两年的发展来看,达达集团在竞争对手的发力下,逐渐处于下风,特别是2021年双十一上线京东小时购可以看出,京东对于达达集团的发展是不满意的,京东有意向以集团之力助力达达争夺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公里,达达何以突围
一方面,养活骑手需要一大笔钱,达达的财报中有显示,支付骑手的薪酬和激励措施的支出是运营支持成本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在即时配送这个还没找到出路的行业,坚持得越久,意味着付出得越多,亏损越大。
如此看来,这或许只是一次普通的人事变动,但由京东接盘的达达,还会是原来的达达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另一方面,在达达快送上下单的用户,同样会享受达达赠送的优惠券和折扣服务,这部分折掉的收入会直接导致营收的减少。这一点从达达每年逐步攀升的客户奖励金额可以看出。
从2009年,饿了么上线运营至今,即时物流已经走过13个年头,在这漫长的13年里,即时物流借助外卖行业的崛起,以新零售为抓手,已经织出一张巨大的生活场景服务网。
根据达达2022年Q2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第二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亏损79亿元,营业收入为281亿人民币元。其中达达快送营收达人民币8亿元,京东到家营收达人民币15亿元。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06亿人民币元,净利润亏损183亿元。
从达达目前的各项指标身弱的情况来看,京东对其“接管”似乎也很难扭转局面,外界都认为这是一次意料之中的人事变动,但未来,达达能否走出困境,在瞬息万变、大咖云集的即时物流领域站稳脚跟,可能也没那么容易。
阿里也开始发力,全资收购即时物流创始者“点我达”,旗下的即时物流品牌“蜂鸟”也已独立。盒马鲜生已成为抢占即时配送生鲜赛道的主力军。
达达集团创始人蒯佳祺在卸任之前,旗下两大主营业务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已更换新负责人,其中,负责京东到家的李昌明,曾负责过京东旗下“物竞天择”、京喜拼拼等相关项目;负责达达快送的傅兵曾是京东物流首席战略官。
毕竟,蒯佳祺曾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当初拒绝美团和阿里,选择京东,还是希望达达可以独立发展。事实也证明,当初京东到家并购案也确实没出现创始人出局、人事震荡的情况,蒯佳祺一直是达达集团的核心。
然而,达达集团近些年一直增收不增利或许让京东早已不满,再或许,京东也不想在同城零售业务亮剑关键时刻假手于人。
关于本次达达集团“换帅”,外界的声音是意料之中,从商业角度出发,或许是因为达达集团目前的营收占比,京东到家明显占上风,而且在后续即时零售的战场,主力军可能还是京东。
京东到家可以输出更多的配送需求,而达达快送可以加速商家商品的流通,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达达也暂时拿下了这两个细分赛道龙头地位。
难赚钱的赛道,达达难以破局
蒯佳祺正式离开达达集团或许是必然的结局,这也意味着,未来的达达或许会以京东战略布局为主,不再是创业初期那个,可以突破B端,打造供需匹配的物流平台,提供“最后三公里”众包物流服务,让人耳目一新,充满创新活力的达达了。
在线配资开户所具有的操作便捷优势之所以受到配资用户的欢迎,这说明线上配资模式在当前受到配资用户的关注性较高,使用线上配资方式同时也提高了配资用户的操作效率,建议配资者也要提高自身警惕,适当操作。随着用户消费习惯的升级,即时配送场景不再只是外卖的天下,即时零售已成为即时配送的决胜战场。预计到2025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达11940亿元。如此看来,达达虽占据即时配送和即时零售两大优势,但面对这个万亿级市场,达达目前的体能,不知能否迎战巨头们的摩拳擦掌。
这系列人事变动,都进一步验证,达达集团将进一步整合到京东,这可能是战略资源共享,达达集团或将配合京东整体战略而发展,或将成为京东的达达。
达达集团未来的发展,由大股东京东来主导,未必是件坏事,但从达达当初选择京东的初衷来看,创始人的出局,多少有些让人唏嘘。
不仅如此,除了美团、阿里,饿了么已开始和抖音合作,顺丰同城等物流系巨头也开始布局即时配送领域。如此看来,达达集团曾经引以为傲的“物流+商流”密码正在被逐步破解,看似距离成功拿下最后一公里,仅有一步之遥,实则充满变数。
在达达寻求上市的背后,应该是看清楚了即时物流的软肋,希望借助资本的力量,在即时物流“烧钱”的时代可以笑到最后。然而,事实却不太乐观。有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一季度,达达累计净亏损已经超过50亿元,这些亏损去向何方?
然而,根据艾瑞咨询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国内即时配送市场,预计2024年订单量将达到643亿单,5年复合增长率达33%,如此增长速度,足以让即时配送成为电商版的宝藏选手。就算即时配送市场目前暂时盈利困难,但其场景多样化,就其市场前景和战略意义而言,巨头们也不会放弃角逐。
高层换帅,达达还是那个达达吗?
即时配送这个不赚钱的赛道,拼的是实力,也拼的是时间。顺丰在前,美团在后,达达在这个难赚钱的赛道,似乎很难脱颖而出。
这意味着,在骑手成本增加的情况下,达达快送的用户增加,成本也将随之增加;京东到家客户增加,补贴费用也随之增加。
所有人都知道,美团的野心从来不局限于外卖业务,对非外卖业务的即时零售也是势在必得。2019年,美团正式推出新品牌“美团配送”,同时宣布开放配送平台,对接便利店、传统商超,尽可能与不同场景进行连接,对于拿下“即时配送+即时零售”,信心十足。
数据显示,上海2021年居民在线配资开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78027元,逼近8万元大关,雄踞全国第一名。这几年,达达集团背靠京东,借力京东零售,发展还算不错,貌似此时更换高层比较合适,实际上,达达自身的问题依然难以解决。
毕竟同城零售面临的困境是行业共性问题,需要技术创新来突破,美团试通过“闪电仓”的模式和来解决困境,但达达的京东到家似乎一直未有好的方案来突围,这样也导致,京东到家已从第一的位置下滑至第面对第三名的赶超也略显疲态。
近日,即时物流达达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CEO蒯佳祺离职,董事会主席一职由京东零售CEO辛利军接任。
达达在即时物流领域这些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面对行业共性问题,达达也没能先人一步,先发优势正在在逐步削弱。
因为,目前中国的即时物流行业仍处在一个劳动力密集,高频低价的状态,盈利难早已成为这个行业的魔咒。短时间内,这种盈利模型都很难有突破,只可能随着用户的频次提升配合大数据的资源优化,才可能改变现状。
然而,离开外卖的即时物流,虽有很多入局者,但大多都是在赔钱赚吆喝,就算是上市之后的达达,也似乎很难破局。
如此三面挤压,达达的盈利之路或许更加艰难。虽然即时配送行业触及的生活场景足够多,但实际赚钱能力却非常有限,比起完善自身业务的配送巨头,达达的业务或许太过单恐怕很难在即时配送赛道坚守到最后。
在线配资开户最需要注意的是提前做好止盈计划,牛市配资说明当前的市场情况是向好的,存在很多盈利的机会,同时配资用户要提高自身的策略能力,不要一昧的追涨,盲目操作,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利。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天眼观点